机械-海德堡SM74胶印机的养护知识
印刷设备正向高速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如何正确地使用、积极保护好高效能的印刷设备,提高生产效率是现代化印刷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。 海德堡系列多色胶印机仰仗其高质量、高效性和高灵活性实现了较高的生产效率,普遍为我国印刷企业所采取,本文仅以海德堡SM74胶印机为例,详实地探讨海德堡4色或多色胶印机的养护工作内容和重点,借以提高生产效率,降落设备故障,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。 SM74胶印机每月的保护工作内容大致可以分为8个步骤,各步骤同时或顺次进行;养护时间1般为16~24小时,如果是8小时1班制,2~3个班次可以完成,详实保护内容以下。 输纸单元的保护 输纸单元各部件的保护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。1.清洁分纸系统(1)清洁分纸头铜套内部。拆下分纸头套,用细毛刷清算灰尘、纸毛,避免梗塞气路。(2)清洁分纸机构内的凸轮传动系统,并适当进行润滑。(3)清洁分纸和送纸吸嘴,检查分、送纸橡胶吸嘴,如有破损或不圆应及时更换。2.检查并清算前挡纸杆上的挡纸片,清洁吹风管上的吹风气孔。3.检查并清洁输纸板升降链条,加放润滑油脂。4.分纸板上各部件的保护(1)清洁并检查输纸带是否是居中,如有偏斜应纠正。(2)清洁导纸轮、压纸轮、压纸毛刷,检查其转动是否是正常。(3)检查机械式双张控制器是否是灵敏正常。(4)检查靠身、靠外的2个侧规工作面是否是正常,清洁侧规光电检测器上的灰尘、纸屑。(5)清洁并检查6个前挡规为什么房子不签字就强拆。(6)清洁2个前规光电检测电眼。(7)清洁前规上方的压纸片。 印刷单元的保护 1.检查墨斗电机护片的磨损状态,如有破漏,要及时更换,避免油墨渗透其中而影响墨斗电机正常工作。 2.依照正确的方法温顺序,拆检所有传墨辊,靠版墨辊和靠版水辊系统,检查墨辊、水辊胶面状态和胶辊轴头、轴承是否是正常。 3.清洁每个印刷单元的胶架、靠身及外墙板。 4.清洁串墨辊、串水辊表面,并检查其串动量是否是在正常范围。 5.清算润版液水槽中的杂质、沉淀,并检查水斗辊表面的亲水性能。 6.清洁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滚枕,检查印版滚筒的装版夹,清洁压印滚筒表面。 7.清洁并检查压印滚筒的牙排、牙片、牙垫及开牙球轴承,并记录检查结果。 8.清洁并检查传纸滚筒上的超级蓝布表面,清洁各传纸滚筒牙排,并记录其磨损状态。 9.清洁并检查第1印刷单元递纸滚筒表面和牙排,并记录其磨损状态。 10.检查4组印刷单元的防护罩、保险杠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是工作正常,并清洁其表面。 收纸系统的保护 1.清洁喷粉装置,检查并疏通喷粉管道。 2.清洁收纸部分的压纸吹风风扇、吹风管和收纸台照明等辅助部件。 3.清洁收纸吸风减速器,检查吸风管道是否是畅通,并清洁两侧用于调解前后距离的链条。 4.清洁收纸链条和7组收纸牙排,可以用毛刷先清除链条和牙排上的喷粉,再用煤油或专业清洗剂清洗牙排和链条。清洁终了后及时用干净棉布擦干,检查并记录其磨损状态。 5.清算印刷单元第4组压印滚筒与收纸链条交接处下方的粉尘垃圾,清洁收纸、导纸板上的喷粉,避免其梗塞导纸板上的吹风孔。 6.清洁齐纸器,检查升降纸垛的链条及其限位保险开关,对升降链条进行相应的润滑保养。 中央润湿系统的保护 1.清洁中央润湿控制柜内各仪器表面的粉尘。 2.清洁制冷设备空气过滤网上的粉尘。 3.检查润版液水箱中的过滤网,如有脏污要及时清算或更换;检查水箱中的水质,如有必要,要及时更换。清算水箱中的沉淀物,清洁圆球检测浮子上的油污,清洁水位探测器上的油污。 4.拆检酒精控制器,并清洁酒精浓度控制器,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是正常。 5.清洁润版和酒精吸入器底部压力感应器上的过滤网罩,清除其中的杂质。 6.检查上下水管道的过滤网,并清洁4个印刷单元水槽中的水位探测器,确保上下水路畅通。 主电机及各吸风泵的保护 1.清洁主电机的灰尘,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是正常。 2.检查并清洁外传动侧脚踏板下各吸风装置的空气过滤器,清洁其中的杂质垃圾,以确保气路畅通。 检测中央润滑系统的油位 检测中央润滑系统的油位,油位应在规定的范围内,才能确保润滑系统工作正常。 按顺序加油 整台机器依照输纸单元-印刷单元-收纸单元(从前到后)的顺序;各机组依照从上到下的顺序,对有色采辨别的黄油嘴,依照其规定的加油时间加注相应的润滑油,并及时做好外溢油脂的清洁,避免正常运转时溢出的油脂脏污印品。 清洁外围设施 清洁CPC窗和看版台及机器外表和地面,保持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。 总之,培养正确的设备保养和保护习惯,对印刷操作者来讲,非常重要养鸡场被强拆应该怎样索赔。而且,在设备保养保护进程中还可及时发现1些潜伏问题,处理得当可以减少设备的隐患,提高设备安全性;保养及时到位,无疑会延长设备正常使用的年限,降落维修费用,提高企业利润率;加强每月保护工作的力度,对提高精良设备的生产能力,提高现代企业的竞争力,具有长远的意义。陕西中财科技企业团体 王 辉 来源:《印刷技术——器材及特种印刷》